李斯
〔秦〕 前284年 - 前208年 年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 。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由于韩人间谍郑国入秦,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彊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马夬马是,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者则士勇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攸长
卅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
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斋庄
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道高明
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
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
六王专倍,贪戾慠猛,率众自强
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
阴通间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
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
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
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
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
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
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
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
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诚
夫为寄猳,杀之无罪,男秉义程
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
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
黔首修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
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戍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
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悠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
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
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
”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德,昧死言
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
臣昧死请
制曰:可
  • 1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3.33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