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
〔清〕 1625 - 1682 年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
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
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
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
明亡后,科举不第。
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
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弄微风,城南卖酒旗偏。
且屏当、笛床棋局,停桡第五桥边。
岭蒙蒙、如将着雨,波细细、尚未成烟。
妙欲生香,空能酿翠,人家四月焙茶天。
迤逦处、松脂石骨,碧暗寺门前。
僧寮好、窗中篱笋,厨下山泉。
试低回、亭台金粉,曾经烘染多年。
画廊欹、半龛佛火,雕栏换、一抹寒田。
谁向行人,频提往事,小楼莺语最轻圆。
支颐久、危冈乱木,暝色渐苍然。
徐归去、群峰殢我,晚髻尤妍。
客愁无那,何日归程,真向江淮起柁。
恼杀天边,一轮明月,挂在玉津园左。
照著凄凉我。
又雁飞墙角,马嘶城垛。
枕棱畔、如冰似铁,仰视中庭,数点星颗。
便有梦还家,生怕更楼,已曾合锁。
擘阮薰香都惰。
只剩缤纷,帘影对人低簸。
暗数从前,宣和风景,多少花骢凤舸。
此夜谁端坐。
匿笑处、颤立几行钗朵。
想又是、天街似水,梅花糁地,内家一阵香车过。
遥映著、樊楼灯火。
天将曙。
黯淡残月窥窗,朝霞映树。
起来唤婢移床,贪他井畔,早凉无数。
怅谁与。
俄顷碧云低卷,火轮高吐。
海天万里炎蒸,渴龙夭娇,阳乌旋舞。
恰喜水边桐际,风帘澒洞,旷然无暑。
长昼且将马蹄,秋水闲注。
松风小沸,亲拆旗枪煮。
还消受、竹肌坠粉,荷珠跳雨。
渐渐斜阳暮。
乱蝉嘶到,最消魂处。
茉莉枝头乳。
浴罢碧阑干,箫声一缕。
无人只有,冷萤来去。
五里莺声,半村花气,南郊迤逦,归樵遥指君家近。
屋头湿翠,窗眼疏香,溅裙水涨,落灯风紧。
准拟携琴,也思侧帽,与细笺离恨。
渡斜桥、背山郭,一片酒旗作阵。
隐隐。
讵知连日,烟迷楚岫,柳鬓全低,雪压吴天,兰心乍困。
赢得倚遍雕阑日晚,吹彻玉箫凉嫩。
况添西楼,夜窗疏雨,滴碎人方寸。
便有日、访溪梅,多管落英铺粉。
翠阴阴。
顿染遍、小园前后,果然夏浅胜春。
一声莺、穿窗透幕,满街絮、扑帽萦巾。
挑笋偏宜,脱绵乍可,风光尤喜恰初旬。
清和景、水烟画就,谷雨搓匀。
漫因循。
溪山好在,何妨荷蓧垂纶。
笑无端、一场春梦,问几度、百岁闲身。
趁冉冉、柔青缓绿,吟兴剧鲜新。
烘朵玫瑰,剪枝芍药,摘梅煮酒且娱宾。
屈指算、盈盈桑妇,渐作茶人。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3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