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明〕 1518 - 1593 年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释名
木柴灶的灶门口,外额上,是烟火从灶里出来的必经之路。
因之,灶门边、灶额上往往结成一层黑霜,这就是百草霜。
亦名灶突墨、灶额墨。
气味
辛、湿、无毒。
主治
流鼻血不止。
用百划霜末吹入鼻孔,血立止。
吐血。
用百划霜末二钱,糯米汤送下。
又方:百草霜五钱、槐花末二两,共研细,每服二钱,茅根汤送下。
齿缝出血。
用百划霜末涂搽,有效。
妇女血崩。
用百划霜二钱,拌狗胆汁,分二次服,当归酒送下。
孕妇胎动下血或胎已死。
用百草霜二钱、棕灰一钱、伏龙肝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一、二钱,白开水加酒或童泉送下。
胎前产后虚损、胎儿逆生横生、月经不调、月经过多等症。
用百划霜、白芷,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童便、醋各少许调匀,热汤送下。
二服有效。
妇女白带。
用百划霜一两、香墨半两,研细,每次取三钱放在一片猪肝里,纸裹煨熟,细细嚼食,湿酒咽下。
脏毒下血。
用百草霜五钱,米汤调匀,放在外面露一夜,第二天早晨,空心服下。
突然泻痢。
用百草霜二钱,米汤调服。
又方(铁刷丸):百草霜三钱、墨一钱、半夏七分、煮熟的巴豆十四粒,研匀,加黄蜡三钱、香油少许,做成丸子,分次吞服。
视丸子大小,每服三、四丸至四、五十丸,姜汤送下。
小儿积痢。
服“驻车丸”,即百草霜二钱、煨去了油的巴豆一钱,研匀,稍加面粉,做成丸子,如绿豆大。
每服三、五丸。
如是赤痢,利用甘草汤送下,是白痢,则用米汤送下,兼有赤、白痢,则用姜汤送下。
热痢脓血。
用百草霜、黄连各一两,研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一天服二次。
12、疟疾。
用百划霜、黄丹,等分为末,取三钱于发病日空心服,米汤送下。
二服可愈。
昏厥不醒,但脉搏未停。
用百草霜和水灌之。
同时,针刺百会、足大趾中趾甲侧。
咽中结块,水食难下。
用百草霜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
每次用新汲水化一丸灌下。
险者不过二丸,即见效。
此方名“百灵丸”。
鼻疮脓臭。
用百草霜二钱,冷水冲服。
白秃头疮。
用百草霜调猪油涂搽。
头上诸疮。
用醋汤洗净后,在百草霜内加少量腻粉,以生油调匀涂患处。
瘭疽(手足肩北等处的肌肉里生出许多米粒般的疖子,疼痛钻心)。
用百草霜、釜脐墨、灶屋尘,合研,加水一斗,煮至三沸,取汁洗疽。
一天洗三、四次。
主治
寒湿脚气。
用烧红的砖放入陈臭的淘米水中渍过,趁热布包,两膝夹住,上盖棉被,三、五次可愈。
眼睛红、肿、痛。
取浸在粪池中为时很久的新砖,放在阴湿处,等砖面生花,把花刷下,加入脑子和匀,点患处。
臀部湿疮。
每天坐新砖上,能去湿气。
白痢久不愈,烧砖,布包,坐砖上,令热气入腹,有效。
附方
此人家行步地上高起土也,乃人往来鞋履沾积而成者。
释名
亦名铜绿,即铜器上所生的绿色物。
市上常用醋制铜,使生绿,收取晒干即可用。
气味
酸、平、微毒。
主治
风痰引起的突然昏倒或瘫痪。
用铜青二两,研细,水飞去滓,慢火熬干,再加入麝身一分,以糯米粉糊成丸子,如弹丸大。
每一丸,分两次服,薄荷酒送。
若风痰未全好,可再用朱砂酒冲同量丸药服。
要吐出青绿色涎水,泻下恶物,才算病愈。
此方名“碧林丹”。
治小儿的这种病,宜用“绿云丹”。
方子是:用铜青研末,不定量,加醋面糊丸,如芡子大,每次用薄荷酒化服一丸,服后不久,吐涎如胶,即有效。
烂眼。
用水调铜青,涂在碗底,艾火熏干后,刮下来涂烂处。
头发恶红,不断脱落。
用油磨铜钱末涂抹即生。
脸上黑痣。
用粗草划破黑痣,再用铜青末涂搽,三天不洗去,痣自脱掉。
痣厚的,可再搽一次。
走马牙疳(骨槽风、败血症、牙根肿痛、臭烂出血)。
用铜青、滑石、杏仁等分,研末涂搽。
口鼻疳疮。
用铜青、枯矾等分,研细敷疮上。
又方:用人中白一钱、铜青三分研细搽抹。
杨梅毒疮。
用醋煮铜青研末,烧酒调搽。
要忍痛,让水出,次日即干。
或再加白矾,与铜青等分,研末涂搽。
臁疮顽癣。
用铜青七分,研细,加黄蜡一两共熬。
另取厚纸一张,铺涂熬汁,两面垫一层纸,然后再贴到患处,以出水为好。
亦治杨梅疮毒及虫咬。
痔瘘。
见后面蜜陀僧条。
蛇咬伤。
用铜青研细敷之。
百虫入耳。
用生油调铜青滴入。
头上生虱。
用铜青、明矾,共研细,揉入发内。
释名
亦名百沸汤、麻沸汤、太和汤。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霍乱转筋(以器装汤熨烫患部,又把足底汤热,汤冷须换热),冻疮,痈肿,火眼赤乱,蝎虿咬伤等。
附方
热汤,就是白开水,以煮开多次者为好,所以叫百沸汤。
纵然生水不好,多煎仍有好处。
水沸腾多次,其中污浊之物,或下沉,或上散,水质就好多了。
张从正讲:凡是伤寒、伤风、伤食、伤酒,初起时不用服药,只须喝一两碗白开水或酸菜汤就有效,喝后用手揉肚子,觉得神志有些恍惚,再喝白开水揉肚子,最后感到体内再喝不下了,就设法呕吐,让汗发出来为止。
(“凡伤寒、伤风、伤食、伤酒、初起无药,便饮太和汤碗许,或酸齑汁亦可。
以手揉肚,觉恍惚,再饮再揉,至无所容,探吐,汗出则已。
”)这确实是日常可用的简易治疗法。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0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