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
〔三国〕 181 - 234 年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234年在陕西省岐山县五丈原逝世。
成都、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然,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
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
夫必胜之术,合变之形,在于机也。
非智者孰能见机而作乎?见机之道,莫先于不意。
故猛兽失险,童子持戟以追之;蜂虿发毒,壮士彷徨而失色。
以其祸出不图,变速非虑也。
夫用兵之道,在于人和,人和则不劝而自战矣。
若将吏相猜,士卒不服,忠谋不用,群下谤议,谗慝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况众人乎?
夫一人之身,百万之众,束肩敛息,重足俯听,莫敢仰视者,法制使然也。
若乃上无刑罚,下无礼义,虽有天下,富有四海,而不能自免者,桀纣之类也。
夫以匹夫之刑令以赏罚,而人不能逆其命者,孙武、穰苴之类也。
故令不可轻,势不可通。
北狄居无城郭,随逐水草,势利则南侵,势失则北遁,长山广碛,足以自卫,饥则捕兽饮乳,寒则寝皮服裘,奔走射猎,以杀为务,未可以道德怀之,未可以兵戎服之。
汉不与战,其略有三。
汉卒且耕且战,故疲而怯;虏但牧猎,故逸而勇。
以疲敌逸,以怯敌勇,不相当也,此不可战一也。
汉长于步,日驰百里;虏长于骑,日乃倍之。
汉逐虏则赍粮负甲而随之,虏逐汉则驱疾骑而运之,运负之势已殊,走逐之形不等,此不可战二也。
汉战多步,虏战多骑,争地形之势,则骑疾于步,迟疾势县,此不可战三也。
不得已,则莫若守边。
守边之道,拣良将而任之,训锐士而御之,广营田而实之,设烽堠而待之,候其虚而乘之,因其衰而取之,所谓资不费而寇自除矣,人不疲而虏自宽矣。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7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