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结
〔唐〕 719 - 772 年
元结,字次山,号漫叟、聱叟,唐代文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后迁汝州鲁山(今属河南),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
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
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
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
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
约大历七年(约772年)入朝,后卒于长安。
九疑山深几千里,峰谷崎岖人不到。
山中旧有仙姥家,十里飞泉绕丹灶。
如今道士三四人,茹芝炼玉学轻身。
霓裳羽盖傍临壑,飘飖似欲来云鹤。
贤圣为上兮,必俭约戒身。
鉴察化人,所以保福也。
如何不思,荒恣是为。
上下隔塞,人神怨奰。
敖恶无厌,不畏颠坠。
圣贤为上兮,必用贤正。
黜奸佞之臣,所以长久也。
如何反是,以为乱矣。
宠邪信惑,近佞好谀。
废嫡立庶,忍为祸谟。
道州城西百馀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陷洛阳,明年陷长安。
天子幸蜀,太子即位于灵武。
明年,皇帝移军凤翔,其年复两京。
上皇还京师。
于戏!前代帝王有盛德大业者,必见于歌颂。
若令歌颂大业,刻之金石,非老于文学,其谁宜为?颂曰:“噫嘻前朝!孽臣奸骄,为昏为妖。
边将骋兵,毒乱国经,群生失宁。
大驾南巡,百僚窜身,奉贼称臣。
天将昌唐,繄睨我皇,匹马北方。
独立一呼,千麾万旟,戎卒前驱。
我师其东,储皇抚戎,荡攘群凶。
复服指期,曾不逾时,有国无之。
事有至难,宗庙再安,二圣重欢。
地辟天开,蠲除妖灾,瑞庆大来。
凶徒逆俦,涵濡天休,死生堪羞。
功劳位尊,忠烈名存,泽流子孙。
盛德之兴,山高日升,万福是膺。
能令大君,声容沄沄,不在斯文。
湘江东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齐。
可磨可镌,刋此颂焉,于千万年。
我从苍梧来,将耕旧山田。
踟蹰为故人,且复停归船。
日夕得相从,转觉和乐全。
愚爱凉风来,明月正满天。
河汉望不见,几星犹粲然。
中夜兴欲酣,改坐临清川。
未醉恐天旦,更歌促繁弦。
欢娱不可逢,请君莫言旋。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2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