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之晋,西适豳,东极吴,南至楚越之交,其间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数,永最善。
环永之治百里,北至于浯溪,西至于湘之源,南至于泷泉,东至于黄溪东屯,其间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数,黄溪最善。
黄溪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
祠之上,两山墙立,如丹碧之华叶骈植,与山升降。
其缺者为崖峭岩窟,水之中,皆小石平布。
黄神之上,揭水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
其略若剖大瓮,侧立千尺,溪水积焉。
黛蓄膏渟,来若白虹,沉沉无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
南去又行百步,至第二潭。
石皆巍然,临峻流,若颏颔龂腭。
其下大石离列,可坐饮食。
有鸟赤首乌翼,大如鹄,方东向立。
自是又南数里,地皆一状,树益壮,石益瘦,水鸣皆锵然。
又南一里,至大冥之川,山舒水缓,有土田。
始黄神为人时,居其地。
传者曰:“黄神王姓,莽之世也。
莽既死,神更号黄氏,逃来,择其深峭者潜焉。
”始莽尝曰:“予黄虞之后也,”故号其女曰黄皇室主。
黄与王声相迩,而又有本,其所以传言者益验。
神既居是,民咸安焉。
以为有道,死乃俎豆之,为立祠。
后稍徙近乎民,今祠在山阴溪水上。
元和八年五月十六日,既归为记,以启后之好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