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旃蒙作噩,尽柔兆阉茂,凡二年。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元年(乙酉,公元二五年)
春,正月,方望与安陵人弓林共立前定安公婴为天子,聚党数千人,居临泾。
更始遣丞相松等击破,皆斩之。
邓禹至箕关,击破河东都尉,进围安邑。
赤眉二部俱会弘农。
更始遣讨难将军苏茂拒之;茂军大败。
赤眉众遂大集,乃分万人为一营,凡三十营。
三月,更始遣丞相松与赤眉战于{艹务}乡,松等大败,死者三万馀人。
赤眉遂转北至湖。
蜀郡功曹李熊说公孙述宜称天子。
夏,四月,述即帝位,号成家,改元龙兴;以李熊为大司徒,述弟光为大司马,恢为大司空。
越巂任贵据郡降述。
萧王北击尤来、大枪、五幡于元氏,追至北平,连破之;又战于顺水北,乘胜轻进,反为所败。
王自投高岸,遇突骑王丰下马授王,王仅而得免。
散兵归保范阳。
军中不见王,或云已殁,诸将不知所为,吴汉曰:“卿曹努力!王兄子在南阳,何忧无主!”众恐惧,数日乃定。
贼虽战胜,而惮王威名,夜,遂引去。
大军复追至安次,连战,破之。
贼退入渔阳,所过虏掠。
强弩将军陈俊言于王曰:“贼无辎重,宜令轻骑出贼前,使百姓各自坚壁以绝其食,可不战而殄也。
”王然之,遣俊将轻骑驰出贼前,视人保壁坚完者,敕令固守;放散在野者,因掠取之。
贼至,无所得,遂散败。
王谓俊曰:“困此虏者,将军策也。
”
冯异遗李轶书,为陈祸福,劝令归附萧王;轶知长安已危,而以伯升之死,心不自安,乃报书曰:“轶本与萧王首谋造汉,今轶守洛阳,将军镇孟津,俱据机轴,千载一会,思成断金。
唯深达萧王,愿进愚策以佐国安民。
”轶自通书之后,不复与异争锋,故异得北攻天井关,拔上党两城,又南下河南成皋以东十三县,降者十馀万。
武勃将万馀人攻诸畔者,异与战于士乡下,大破,斩勃;轶闭门不救。
异见其信效,具以白王。
王报异曰:“季文多诈,人不能得其要领。
今移其书告守、尉当警备者。
”众皆怪王宣露轶书;硃鲔闻之,使人刺杀轶,由是城中乖离,多有降者。
硃鲔闻王北征而河内孤,乃遣其将苏茂、贾强将兵三万馀人渡巩河,攻温;鲔自将数万人攻平阴以缀异。
檄书至河内,寇恂即勒军驰出,并移告属县,发兵会温下。
军吏皆谏曰:“今洛阳兵渡河,前后不绝。
宜待众军毕集,乃可出也。
”恂曰:“温,郡之籓蔽,失温则郡不可守。
”遂驰赴之。
旦日,合战,而冯异遣救及诸县兵适至,恂令士卒乘城鼓噪大呼,言曰:“刘公兵到!”苏茂军闻之,陈动。
恂因奔击,大破之。
冯异亦渡河击硃鲔,鲔走;异与恂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元年(乙酉,公元二五年)
春,正月,方望与安陵人弓林共立前定安公婴为天子,聚党数千人,居临泾。
更始遣丞相松等击破,皆斩之。
邓禹至箕关,击破河东都尉,进围安邑。
赤眉二部俱会弘农。
更始遣讨难将军苏茂拒之;茂军大败。
赤眉众遂大集,乃分万人为一营,凡三十营。
三月,更始遣丞相松与赤眉战于{艹务}乡,松等大败,死者三万馀人。
赤眉遂转北至湖。
蜀郡功曹李熊说公孙述宜称天子。
夏,四月,述即帝位,号成家,改元龙兴;以李熊为大司徒,述弟光为大司马,恢为大司空。
越巂任贵据郡降述。
萧王北击尤来、大枪、五幡于元氏,追至北平,连破之;又战于顺水北,乘胜轻进,反为所败。
王自投高岸,遇突骑王丰下马授王,王仅而得免。
散兵归保范阳。
军中不见王,或云已殁,诸将不知所为,吴汉曰:“卿曹努力!王兄子在南阳,何忧无主!”众恐惧,数日乃定。
贼虽战胜,而惮王威名,夜,遂引去。
大军复追至安次,连战,破之。
贼退入渔阳,所过虏掠。
强弩将军陈俊言于王曰:“贼无辎重,宜令轻骑出贼前,使百姓各自坚壁以绝其食,可不战而殄也。
”王然之,遣俊将轻骑驰出贼前,视人保壁坚完者,敕令固守;放散在野者,因掠取之。
贼至,无所得,遂散败。
王谓俊曰:“困此虏者,将军策也。
”
冯异遗李轶书,为陈祸福,劝令归附萧王;轶知长安已危,而以伯升之死,心不自安,乃报书曰:“轶本与萧王首谋造汉,今轶守洛阳,将军镇孟津,俱据机轴,千载一会,思成断金。
唯深达萧王,愿进愚策以佐国安民。
”轶自通书之后,不复与异争锋,故异得北攻天井关,拔上党两城,又南下河南成皋以东十三县,降者十馀万。
武勃将万馀人攻诸畔者,异与战于士乡下,大破,斩勃;轶闭门不救。
异见其信效,具以白王。
王报异曰:“季文多诈,人不能得其要领。
今移其书告守、尉当警备者。
”众皆怪王宣露轶书;硃鲔闻之,使人刺杀轶,由是城中乖离,多有降者。
硃鲔闻王北征而河内孤,乃遣其将苏茂、贾强将兵三万馀人渡巩河,攻温;鲔自将数万人攻平阴以缀异。
檄书至河内,寇恂即勒军驰出,并移告属县,发兵会温下。
军吏皆谏曰:“今洛阳兵渡河,前后不绝。
宜待众军毕集,乃可出也。
”恂曰:“温,郡之籓蔽,失温则郡不可守。
”遂驰赴之。
旦日,合战,而冯异遣救及诸县兵适至,恂令士卒乘城鼓噪大呼,言曰:“刘公兵到!”苏茂军闻之,陈动。
恂因奔击,大破之。
冯异亦渡河击硃鲔,鲔走;异与恂
起柔兆困敦,尽阏逢涒滩,凡九年。
肃宗孝章皇帝上建初元年(丙子,公元七六年)
春,正月,诏兗、豫、徐三州禀赡饥民。
上问司徒鲍昱:“何以消复旱灾?”对曰:“陛下始践天位,虽有失得,未能致异。
臣前为汝南太守,典治楚事,系者千馀人,恐未能尽当其罪。
夫大狱一起,冤者过半。
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
宜一切还诸徙家。
蠲除禁锢,使死生获所,则和气可致。
”帝纳其言。
校书郎杨终上疏曰:“间者北征匈奴,西开三十六国,百姓频年服役,转输烦费;愁困之民足以感动天地。
陛下宜留念省察。
”帝下其章,第五伦亦同终议。
牟融、饱昱皆以为:“孝子无改父之道。
征伐匈奴,屯戍西域,先帝所建,不宜回异。
”终复上疏曰:“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
故孝元弃珠厓之郡,光武绝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
鲁文公毁泉台,《春秋》讥之曰:‘先祖为之而己毁之,不如勿居而已,’以其无妨害于民也;襄公作三军,昭公舍之,君子大其复古,以为不舍则有害于民也。
今伊吾之役,楼兰之屯兵久而未还,非天意也。
”帝从之。
丙寅,诏:“二千石勉劝农桑。
罪非殊死,须秋案验。
有司明慎选举,进柔良,退贪猾,顺时令,理冤狱。
”是时承永平故事,吏政尚严切,尚书决事,率近于重。
尚书沛国陈宠以帝新即位,宜改前世苛俗,乃上疏曰:“臣闻先王之政,赏不僭,刑不滥。
与其不得已,宁僭无滥。
往者断狱严明,所以威惩奸慝;奸慝既平,必宜济之以宽。
陛下即位,率由此义,数诏群僚,弘崇晏晏,而有司未悉奉承,犹尚深刻。
断狱者急于篣格酷烈之痛,执宪者烦于诋欺放滥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纵威福。
夫为政犹张琴瑟,大弦急者小弦绝。
陛下宜隆先王之道,荡涤烦苛之法,轻薄棰楚以济群生,全广至德以奉天心。
”帝深纳宠言,每事务于宽厚。
酒泉太守段彭等兵会柳中,击车师,攻交河城,斩首三千八百级,获生口三千馀人。
北匈奴惊走,车师复降。
会关宠已殁,谒者王蒙等欲引兵还;耿恭军吏范羌,时在军中,固请迎恭。
诸将不敢前,乃分兵二千人与羌,从山北迎恭,遇大雪丈馀,军仅能至。
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
羌遥呼曰:“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
”城中皆称万岁。
开门,共相持涕泣。
明日,遂相随俱归。
虏兵追之,且战且行。
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没,三月至玉门,唯馀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
中郎将郑众为恭已下洗沐,易衣冠,上疏奏:“恭以单兵守孤城,当匈奴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
肃宗孝章皇帝上建初元年(丙子,公元七六年)
春,正月,诏兗、豫、徐三州禀赡饥民。
上问司徒鲍昱:“何以消复旱灾?”对曰:“陛下始践天位,虽有失得,未能致异。
臣前为汝南太守,典治楚事,系者千馀人,恐未能尽当其罪。
夫大狱一起,冤者过半。
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
宜一切还诸徙家。
蠲除禁锢,使死生获所,则和气可致。
”帝纳其言。
校书郎杨终上疏曰:“间者北征匈奴,西开三十六国,百姓频年服役,转输烦费;愁困之民足以感动天地。
陛下宜留念省察。
”帝下其章,第五伦亦同终议。
牟融、饱昱皆以为:“孝子无改父之道。
征伐匈奴,屯戍西域,先帝所建,不宜回异。
”终复上疏曰:“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
故孝元弃珠厓之郡,光武绝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
鲁文公毁泉台,《春秋》讥之曰:‘先祖为之而己毁之,不如勿居而已,’以其无妨害于民也;襄公作三军,昭公舍之,君子大其复古,以为不舍则有害于民也。
今伊吾之役,楼兰之屯兵久而未还,非天意也。
”帝从之。
丙寅,诏:“二千石勉劝农桑。
罪非殊死,须秋案验。
有司明慎选举,进柔良,退贪猾,顺时令,理冤狱。
”是时承永平故事,吏政尚严切,尚书决事,率近于重。
尚书沛国陈宠以帝新即位,宜改前世苛俗,乃上疏曰:“臣闻先王之政,赏不僭,刑不滥。
与其不得已,宁僭无滥。
往者断狱严明,所以威惩奸慝;奸慝既平,必宜济之以宽。
陛下即位,率由此义,数诏群僚,弘崇晏晏,而有司未悉奉承,犹尚深刻。
断狱者急于篣格酷烈之痛,执宪者烦于诋欺放滥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纵威福。
夫为政犹张琴瑟,大弦急者小弦绝。
陛下宜隆先王之道,荡涤烦苛之法,轻薄棰楚以济群生,全广至德以奉天心。
”帝深纳宠言,每事务于宽厚。
酒泉太守段彭等兵会柳中,击车师,攻交河城,斩首三千八百级,获生口三千馀人。
北匈奴惊走,车师复降。
会关宠已殁,谒者王蒙等欲引兵还;耿恭军吏范羌,时在军中,固请迎恭。
诸将不敢前,乃分兵二千人与羌,从山北迎恭,遇大雪丈馀,军仅能至。
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
羌遥呼曰:“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
”城中皆称万岁。
开门,共相持涕泣。
明日,遂相随俱归。
虏兵追之,且战且行。
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没,三月至玉门,唯馀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
中郎将郑众为恭已下洗沐,易衣冠,上疏奏:“恭以单兵守孤城,当匈奴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
起屠维协洽,尽玄黓阉茂,凡四年。
孝哀皇帝下元寿元年(己未,公元前二年)
春,正月,辛丑朔,诏将军、中二千石举明习兵法者各一人,因就拜孔乡侯傅晏为大司马、卫将军,阳安侯丁明为大司马、票骑将军。
是日,日有食之。
上诏公卿大夫悉心陈过失;又令举贤良方正能直言者各一人。
大赦天下。
丞相嘉奏封事曰:“孝元皇帝奉承大业,温恭少欲,都内钱四十万万。
尝幸上林,后宫冯贵人从临兽圈,猛兽惊出,贵人前当之,元帝嘉美其义,赐钱五万。
掖庭见亲,有加赏赐,属其人勿众谢。
示平恶偏,重失人心,赏赐节约。
是时外戚赀千万者少耳,故少府、水衡见钱多也。
虽遭初元、永光凶年饥馑,加以西羌之变,外奉师旅,内振贫民,终无倾危之忧,以府臧内充实也。
孝成皇帝时,谏臣多言燕出之害,及女宠专爱,耽于酒色,损德伤年,其言甚切,然终不怨怒也。
宠臣淳于长、张放、史育,育数贬退,家赀不满千万,放斥逐就国,长榜死于狱,不以私爱害公义,故虽多内讥,朝廷安平,传业陛下。
陛下在国之时,好《诗》、《书》,上俭节,征来,所过道上称诵德美,此天下所以回心也。
初即位,易帷帐,去锦绣,乘舆席缘绨缯而已。
共皇寝庙比当作,忧闵元元,惟用度不足,以义割恩,辄且止息,今始作治。
而驸马都尉董贤亦起官寺上林中,又为贤治大第,开门乡北阙,引王渠灌园池,使者护作,赏赐吏卒,甚于治宗庙。
贤母病,长安厨给祠具,道中过者皆饮食。
为贤治器,器成,奏御乃行,或物好,特赐其工。
自贡献宗庙、三宫,犹不至此。
贤家有宾婚及见亲,诸官并共,赐及仓头、奴婢人十万钱。
使者护视、发取市物,百贾震动,道路讙哗,群臣惶惑。
诏书罢苑,而以赐贤二千馀顷,均田之制从此堕坏。
奢僭放纵,变乱阴阳,灾异众多,百姓讹言,持筹相惊,天惑其意,不能自止。
陛下素仁智慎事,今而有此大讥。
孔子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安用彼相矣!’臣嘉幸得备位,窃内悲伤不能通愚忠之信;身死有益于国,不敢自惜。
唯陛下慎己之所独乡,察众人之所共疑!往者宠臣邓通、韩嫣,骄贵失度,逸豫无厌,小人不胜情欲,卒陷罪辜,乱国亡躯,不终其禄,所谓‘爱之适足以害之’者也!宜深览前世,以节贤宠,全安其命。
”上由是于嘉浸不说。
前凉州刺史杜鄴以方正对策曰:“臣闻阳尊阴卑,天之道也。
是以男虽贱,各为其家阳,女虽贵,犹为其国阴。
故礼明三从之义,虽有文母之德,必系于子。
昔郑伯随姜氏之欲,终有叔段篡国之祸;周襄王内迫惠后之难,而遭居郑之危。
汉兴,吕太后
孝哀皇帝下元寿元年(己未,公元前二年)
春,正月,辛丑朔,诏将军、中二千石举明习兵法者各一人,因就拜孔乡侯傅晏为大司马、卫将军,阳安侯丁明为大司马、票骑将军。
是日,日有食之。
上诏公卿大夫悉心陈过失;又令举贤良方正能直言者各一人。
大赦天下。
丞相嘉奏封事曰:“孝元皇帝奉承大业,温恭少欲,都内钱四十万万。
尝幸上林,后宫冯贵人从临兽圈,猛兽惊出,贵人前当之,元帝嘉美其义,赐钱五万。
掖庭见亲,有加赏赐,属其人勿众谢。
示平恶偏,重失人心,赏赐节约。
是时外戚赀千万者少耳,故少府、水衡见钱多也。
虽遭初元、永光凶年饥馑,加以西羌之变,外奉师旅,内振贫民,终无倾危之忧,以府臧内充实也。
孝成皇帝时,谏臣多言燕出之害,及女宠专爱,耽于酒色,损德伤年,其言甚切,然终不怨怒也。
宠臣淳于长、张放、史育,育数贬退,家赀不满千万,放斥逐就国,长榜死于狱,不以私爱害公义,故虽多内讥,朝廷安平,传业陛下。
陛下在国之时,好《诗》、《书》,上俭节,征来,所过道上称诵德美,此天下所以回心也。
初即位,易帷帐,去锦绣,乘舆席缘绨缯而已。
共皇寝庙比当作,忧闵元元,惟用度不足,以义割恩,辄且止息,今始作治。
而驸马都尉董贤亦起官寺上林中,又为贤治大第,开门乡北阙,引王渠灌园池,使者护作,赏赐吏卒,甚于治宗庙。
贤母病,长安厨给祠具,道中过者皆饮食。
为贤治器,器成,奏御乃行,或物好,特赐其工。
自贡献宗庙、三宫,犹不至此。
贤家有宾婚及见亲,诸官并共,赐及仓头、奴婢人十万钱。
使者护视、发取市物,百贾震动,道路讙哗,群臣惶惑。
诏书罢苑,而以赐贤二千馀顷,均田之制从此堕坏。
奢僭放纵,变乱阴阳,灾异众多,百姓讹言,持筹相惊,天惑其意,不能自止。
陛下素仁智慎事,今而有此大讥。
孔子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安用彼相矣!’臣嘉幸得备位,窃内悲伤不能通愚忠之信;身死有益于国,不敢自惜。
唯陛下慎己之所独乡,察众人之所共疑!往者宠臣邓通、韩嫣,骄贵失度,逸豫无厌,小人不胜情欲,卒陷罪辜,乱国亡躯,不终其禄,所谓‘爱之适足以害之’者也!宜深览前世,以节贤宠,全安其命。
”上由是于嘉浸不说。
前凉州刺史杜鄴以方正对策曰:“臣闻阳尊阴卑,天之道也。
是以男虽贱,各为其家阳,女虽贵,犹为其国阴。
故礼明三从之义,虽有文母之德,必系于子。
昔郑伯随姜氏之欲,终有叔段篡国之祸;周襄王内迫惠后之难,而遭居郑之危。
汉兴,吕太后
起旃蒙作噩,尽重光单阏,凡七年。
肃宗孝章皇帝下元和二年(乙酉,公元八五年)
春,正月,乙酉,诏曰:“令云:‘民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
’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
著以为令!”又诏三公曰:“夫欲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朕甚餍之,甚苦之!安静之吏,悃愊无华,日计不足,月计有余。
如襄城令刘方,吏民同声谓之不烦,虽未有它异,斯亦殆近之矣!夫以苛为察,以刻为明,以轻为德,以重为威,四者或兴,则下有怨心。
吾诏书数下,冠盖接道,而吏不加治,民或失职,其咎安在?勉思旧令,称朕意焉!”
北匈奴大人车利涿兵等亡来入塞,凡七十三辈。
时北虏衰耗,党众离畔,南部攻其前,丁零寇其后,鲜卑击其左,西域侵其右,不复自立,乃远引而去。
南单于长死,单于汗之子宣立,为伊屠于闾鞮单于。
《太初历》施行百馀年,历稍后天。
上命治历编、本梵等综校其状,作《四分历》;二月,甲寅,始施行之。
帝之为太子也,受《尚书》于东郡太守汝南张酺。
丙辰,帝东巡,幸东郡,引酺及门生并郡县掾史并会庭中。
帝先备弟子之仪,使酺讲《尚书》一篇,然后修君臣之礼;赏赐殊特,莫不沾洽。
行过任城,幸郑均舍,赐尚书禄以终其身,时人号为“白衣尚书”。
乙丑,帝耕于定陶。
辛未,幸泰山,柴告岱宗;进幸奉高。
壬申,宗祀五帝于汶上明堂;丙子,赦天下。
戊寅,进幸济南。
三月,己丑,幸鲁,庚寅,祠孔子于阙里,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乐,大会孔氏男子二十以上者六十二人。
帝谓孔僖曰:“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非所敢承。
”帝大笑曰:“非圣者子孙焉有斯言乎!”拜僖郎中。
壬辰,帝幸东平,追念献王,谓其诸子曰:“思其人,至其乡;其处在,其人亡。
”因泣下沾襟。
遂幸献王陵,祠以太牢,亲拜祠坐,哭泣尽哀。
献王之归国也,骠骑府吏丁牧、周栩以王爱贤下士,不忍去之,遂为王家大夫数十年,事祖及孙。
帝闻之,皆引见,既愍其淹滞,且欲扬献王德美,即皆擢为议郎。
乙未,幸东阿,北登太行山,至天井关。
夏,四月,乙卯,还宫。
庚申,假于祖祢。
五月,徙江陵王恭为六安王。
秋,七月,庚子,诏曰:“《春秋》重三正,慎三微。
其定律无以十一月、十二月报囚,止用冬初十月而已。
”
冬,南单于遣兵与北虏温禺犊王战于涿邪山,斩获而还。
武威太守孟云上言:“北虏以前既和亲,而南部复往抄
肃宗孝章皇帝下元和二年(乙酉,公元八五年)
春,正月,乙酉,诏曰:“令云:‘民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
’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
著以为令!”又诏三公曰:“夫欲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朕甚餍之,甚苦之!安静之吏,悃愊无华,日计不足,月计有余。
如襄城令刘方,吏民同声谓之不烦,虽未有它异,斯亦殆近之矣!夫以苛为察,以刻为明,以轻为德,以重为威,四者或兴,则下有怨心。
吾诏书数下,冠盖接道,而吏不加治,民或失职,其咎安在?勉思旧令,称朕意焉!”
北匈奴大人车利涿兵等亡来入塞,凡七十三辈。
时北虏衰耗,党众离畔,南部攻其前,丁零寇其后,鲜卑击其左,西域侵其右,不复自立,乃远引而去。
南单于长死,单于汗之子宣立,为伊屠于闾鞮单于。
《太初历》施行百馀年,历稍后天。
上命治历编、本梵等综校其状,作《四分历》;二月,甲寅,始施行之。
帝之为太子也,受《尚书》于东郡太守汝南张酺。
丙辰,帝东巡,幸东郡,引酺及门生并郡县掾史并会庭中。
帝先备弟子之仪,使酺讲《尚书》一篇,然后修君臣之礼;赏赐殊特,莫不沾洽。
行过任城,幸郑均舍,赐尚书禄以终其身,时人号为“白衣尚书”。
乙丑,帝耕于定陶。
辛未,幸泰山,柴告岱宗;进幸奉高。
壬申,宗祀五帝于汶上明堂;丙子,赦天下。
戊寅,进幸济南。
三月,己丑,幸鲁,庚寅,祠孔子于阙里,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乐,大会孔氏男子二十以上者六十二人。
帝谓孔僖曰:“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非所敢承。
”帝大笑曰:“非圣者子孙焉有斯言乎!”拜僖郎中。
壬辰,帝幸东平,追念献王,谓其诸子曰:“思其人,至其乡;其处在,其人亡。
”因泣下沾襟。
遂幸献王陵,祠以太牢,亲拜祠坐,哭泣尽哀。
献王之归国也,骠骑府吏丁牧、周栩以王爱贤下士,不忍去之,遂为王家大夫数十年,事祖及孙。
帝闻之,皆引见,既愍其淹滞,且欲扬献王德美,即皆擢为议郎。
乙未,幸东阿,北登太行山,至天井关。
夏,四月,乙卯,还宫。
庚申,假于祖祢。
五月,徙江陵王恭为六安王。
秋,七月,庚子,诏曰:“《春秋》重三正,慎三微。
其定律无以十一月、十二月报囚,止用冬初十月而已。
”
冬,南单于遣兵与北虏温禺犊王战于涿邪山,斩获而还。
武威太守孟云上言:“北虏以前既和亲,而南部复往抄
起柔兆涒滩,尽柔兆敦牂,凡十一年。
建武十二丙申,公元三六年
春,正月,吴汉破公孙述将魏堂、公孙永于鱼涪津,遂围武阳。
述遣子婿史兴救之,汉迎击,破之,因入犍为界;诸县皆城守。
诏汉直取广都,据其心腹。
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
公孙述将帅恐惧,日夜离叛,述虽诛灭其家,犹不能禁。
帝必欲降之,又下诏喻述曰:“勿以来歙、岑彭受害自疑,今以时自诣,则宗族完全。
诏书手记,不可数得。
”述终无降意。
秋,七月,冯骏拔江州,获田戎。
帝戒吴汉曰:“成都十馀万众,不可轻也。
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忽与争锋。
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
”汉乘利,遂自将步骑二万进逼成都;去城十馀里,阻江北营,作浮桥,使副将武威将军刘尚将万馀人屯于江南,为营相去二十馀里。
帝闻之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勃乱!既轻敌深入,又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贼若出兵缀公,以大众攻尚,尚破,公即败矣。
幸无它者,急引兵还广都。
”诏书未到,九月,述果使其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将众十许万,分为二十馀营,出攻汉,使别将将万馀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
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丰因围之。
汉乃召诸将厉之曰:“吾与诸君逾越险阻,转战千里,遂深入敌地,至其城下,而今与刘尚二处受围,势既不接,其祸难量;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若能同心一力,人自为战,大功可立;如其不然,败必无馀。
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诸将皆曰:“诺。
”于是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
丰等不觉,明日,乃分兵拒水北,自将攻江南。
汉悉兵迎战,自旦至晡,遂大破之,斩丰、吉。
于是引还广都,留刘尚拒述,具以状上,而深自谴责。
帝报曰:“公还广都,甚得其宜,述必不敢略尚而击公也。
若先攻尚,公从广都五十里悉步骑赴之,适当值其危困,破之必矣!”正是汉与述战于广都、成都之间,八战八克,遂军于其郭中。
臧宫拔绵竹,破涪城,斩公孙恢;复攻拨繁、郫,与呈汉会于成都。
李通欲避权势,乞骸骨;积二岁,帝乃听上大司空印绶,以特进奉朝请。
后有司奏封皇子,帝感通首创大谋,即日,封通少子雄为召陵侯。
公孙述困急,谓延岑曰:“事当奈何!”岑曰:“男儿当死中求生,可坐穷乎!财物易聚耳,不宜有爱。
”述乃悉散金帛,募敢死士五千馀人以配岑。
岑于市桥伪建旗帜,鸣鼓挑战,而潜遣奇兵出吴汉军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
汉军馀七日粮,阴具
建武十二丙申,公元三六年
春,正月,吴汉破公孙述将魏堂、公孙永于鱼涪津,遂围武阳。
述遣子婿史兴救之,汉迎击,破之,因入犍为界;诸县皆城守。
诏汉直取广都,据其心腹。
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
公孙述将帅恐惧,日夜离叛,述虽诛灭其家,犹不能禁。
帝必欲降之,又下诏喻述曰:“勿以来歙、岑彭受害自疑,今以时自诣,则宗族完全。
诏书手记,不可数得。
”述终无降意。
秋,七月,冯骏拔江州,获田戎。
帝戒吴汉曰:“成都十馀万众,不可轻也。
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忽与争锋。
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
”汉乘利,遂自将步骑二万进逼成都;去城十馀里,阻江北营,作浮桥,使副将武威将军刘尚将万馀人屯于江南,为营相去二十馀里。
帝闻之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勃乱!既轻敌深入,又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贼若出兵缀公,以大众攻尚,尚破,公即败矣。
幸无它者,急引兵还广都。
”诏书未到,九月,述果使其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将众十许万,分为二十馀营,出攻汉,使别将将万馀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
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丰因围之。
汉乃召诸将厉之曰:“吾与诸君逾越险阻,转战千里,遂深入敌地,至其城下,而今与刘尚二处受围,势既不接,其祸难量;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若能同心一力,人自为战,大功可立;如其不然,败必无馀。
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诸将皆曰:“诺。
”于是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
丰等不觉,明日,乃分兵拒水北,自将攻江南。
汉悉兵迎战,自旦至晡,遂大破之,斩丰、吉。
于是引还广都,留刘尚拒述,具以状上,而深自谴责。
帝报曰:“公还广都,甚得其宜,述必不敢略尚而击公也。
若先攻尚,公从广都五十里悉步骑赴之,适当值其危困,破之必矣!”正是汉与述战于广都、成都之间,八战八克,遂军于其郭中。
臧宫拔绵竹,破涪城,斩公孙恢;复攻拨繁、郫,与呈汉会于成都。
李通欲避权势,乞骸骨;积二岁,帝乃听上大司空印绶,以特进奉朝请。
后有司奏封皇子,帝感通首创大谋,即日,封通少子雄为召陵侯。
公孙述困急,谓延岑曰:“事当奈何!”岑曰:“男儿当死中求生,可坐穷乎!财物易聚耳,不宜有爱。
”述乃悉散金帛,募敢死士五千馀人以配岑。
岑于市桥伪建旗帜,鸣鼓挑战,而潜遣奇兵出吴汉军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
汉军馀七日粮,阴具
起旃蒙大渊献,尽玄黓敦牂,凡八年。
王莽下天凤二年(乙亥,公元一五年)
春,二月,大赦天下。
民讹言黄龙堕死黄山宫中,百姓奔走往观者有万数。
莽恶之,捕系,问语所从起,不能得。
单于咸既和亲,求其子登尸。
莽欲遣使送致,恐咸怨恨,害使者,乃收前言当诛侍子者故将军陈钦,以他罪杀之。
莽选辩士济南王咸为大使。
夏,五月,莽复遣和亲侯歙与咸等送右厨唯姑夕王,因奉归前所斩侍子登及诸贵人从者丧。
单于遣云、当子男大且渠奢等至塞迎之。
咸到单于庭,陈莽威德,莽亦多遗单于金珍,因谕说改其号,号匈奴曰“恭奴”,单于曰“善于”,赐印绶,封骨都侯当为后安公,当子男奢为后安侯。
单于贪莽金币,故曲听之,然寇盗如故。
莽意以为制定则天下自平,故锐思于地理,制礼,作乐,讲合《六经》之说。
公卿旦入暮出,论议连年不决,不暇省狱讼冤结,民之急务。
县宰缺者数年守兼,一切贪残日甚。
中郎将、绣衣执法在郡国者,并乘权势,传相举奏。
又十一公士分布劝农桑,班时令,按诸章,冠盖相望,交错道路,召会吏民,逮捕证左,郡县赋敛,递相赇赂,白黑纷然,守阙告诉者多。
莽自见前颛权以得汉政,故务自揽众事,有司受成苟免。
诸宝物名、帑藏、钱谷官皆宦者领之;吏民上封事,宦官、左右开发,尚书不得知。
其畏备臣下如此。
又好变改制度,政令烦多,当奉行者,辄质问乃以从事,前后相乘,愦眊不渫。
莽常御灯火至明,犹不能胜。
尚书因是为奸,寝事,上书待报者连年不得去,拘系郡县者逢赦而后出,卫卒不交代者至三岁。
谷籴常贵,边兵二十馀万人,仰衣食县官。
五原、代郡尤被其毒,起为盗贼,数千人为辈,转入旁郡。
莽遣捕盗将军孔仁将兵与郡县合击,岁馀乃定。
邯郸以北大雨,水出,深者数丈,流杀数千人。
王莽下天凤三年(丙子,公元一六年)
春,二月,乙酉,地震,大雨雪;关东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或枯。
大司空王邑上书,以地震乞骸骨。
莽不许,曰:“夫地有动有震,震者有害,动者不害。
《春秋》记地震,《易·系》坤动。
动静辟翕,万物生焉。
”其好自诬饰,皆此类也。
先是,莽以制作未定,上自公侯,下至小吏,皆不得俸禄。
夏,五月,莽下书曰:“予遭阳九之厄,百六之会,国用不足,民人骚动,自公卿以下,一月之禄十緵布二匹,或帛一匹。
予每念之,未尝不戚焉。
今厄会已度,府帑虽未能充,略颇稍给。
其以六月朔庚寅始,赋吏禄皆如制度。
”四辅、公卿、大夫、士下至舆、僚,凡十五等。
僚禄一岁六十六斛,稍以差增。
上至四辅而为万斛
王莽下天凤二年(乙亥,公元一五年)
春,二月,大赦天下。
民讹言黄龙堕死黄山宫中,百姓奔走往观者有万数。
莽恶之,捕系,问语所从起,不能得。
单于咸既和亲,求其子登尸。
莽欲遣使送致,恐咸怨恨,害使者,乃收前言当诛侍子者故将军陈钦,以他罪杀之。
莽选辩士济南王咸为大使。
夏,五月,莽复遣和亲侯歙与咸等送右厨唯姑夕王,因奉归前所斩侍子登及诸贵人从者丧。
单于遣云、当子男大且渠奢等至塞迎之。
咸到单于庭,陈莽威德,莽亦多遗单于金珍,因谕说改其号,号匈奴曰“恭奴”,单于曰“善于”,赐印绶,封骨都侯当为后安公,当子男奢为后安侯。
单于贪莽金币,故曲听之,然寇盗如故。
莽意以为制定则天下自平,故锐思于地理,制礼,作乐,讲合《六经》之说。
公卿旦入暮出,论议连年不决,不暇省狱讼冤结,民之急务。
县宰缺者数年守兼,一切贪残日甚。
中郎将、绣衣执法在郡国者,并乘权势,传相举奏。
又十一公士分布劝农桑,班时令,按诸章,冠盖相望,交错道路,召会吏民,逮捕证左,郡县赋敛,递相赇赂,白黑纷然,守阙告诉者多。
莽自见前颛权以得汉政,故务自揽众事,有司受成苟免。
诸宝物名、帑藏、钱谷官皆宦者领之;吏民上封事,宦官、左右开发,尚书不得知。
其畏备臣下如此。
又好变改制度,政令烦多,当奉行者,辄质问乃以从事,前后相乘,愦眊不渫。
莽常御灯火至明,犹不能胜。
尚书因是为奸,寝事,上书待报者连年不得去,拘系郡县者逢赦而后出,卫卒不交代者至三岁。
谷籴常贵,边兵二十馀万人,仰衣食县官。
五原、代郡尤被其毒,起为盗贼,数千人为辈,转入旁郡。
莽遣捕盗将军孔仁将兵与郡县合击,岁馀乃定。
邯郸以北大雨,水出,深者数丈,流杀数千人。
王莽下天凤三年(丙子,公元一六年)
春,二月,乙酉,地震,大雨雪;关东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或枯。
大司空王邑上书,以地震乞骸骨。
莽不许,曰:“夫地有动有震,震者有害,动者不害。
《春秋》记地震,《易·系》坤动。
动静辟翕,万物生焉。
”其好自诬饰,皆此类也。
先是,莽以制作未定,上自公侯,下至小吏,皆不得俸禄。
夏,五月,莽下书曰:“予遭阳九之厄,百六之会,国用不足,民人骚动,自公卿以下,一月之禄十緵布二匹,或帛一匹。
予每念之,未尝不戚焉。
今厄会已度,府帑虽未能充,略颇稍给。
其以六月朔庚寅始,赋吏禄皆如制度。
”四辅、公卿、大夫、士下至舆、僚,凡十五等。
僚禄一岁六十六斛,稍以差增。
上至四辅而为万斛
起强圉大渊献,尽屠维赤奋若,凡三年。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建武三年(丁亥,公元二七年)
春,正月,甲子,冯异为征西大将军。
邓禹惭于受任无功,数以饥卒徼赤眉战,辄不利;乃率车骑将军邓弘等自河北度至湖,要冯异共攻赤眉。
异曰:“异与贼相拒数十日,虽虏获雄将,馀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
上今使诸将屯渑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禹、弘不从,弘遂大战移日。
赤眉阳败,弃辎重走;车皆载土,以豆覆其上,兵士饥,争取之。
赤眉引还,击弘,弘军溃乱;异与禹合兵救之,赤眉小却。
异以士卒饥倦,可且休。
禹不听,复战,大为所败,死伤者三千馀人,禹以二十四骑脱归宜阳。
异弃马步走,上回溪孤,与麾下数人归营,收其散卒,复坚壁自守。
辛巳,立四亲庙于雒阳,祀父南顿君以上至春陵节候。
壬午,大赦。
闰月,乙巳,邓禹上大司徒、梁侯印绶;诏还梁侯印绶,以为右将军。
冯异与赤眉约期会战,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
旦日,赤眉使万人攻异前部,异少出兵以救之;贼见势弱,遂悉众攻异,异乃纵兵大战。
日昃,贼气衰,伏兵卒起,衣服相乱,赤眉不复识别,众遂惊溃;追击,大破之于崤底,降男女八万人。
帝降玺书劳异曰:“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
赤眉馀众东向宜阳。
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赤眉忽遇大军,惊震不知所谓,乃遣刘恭乞降曰:“盆子将百万众降陛下,何以待之?”帝曰:“待汝以不死耳!”丙午,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馀人肉袒降,上所得传国玺绶。
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
赤眉众尚十馀万人,帝令县厨皆赐食。
明旦,大陈兵马临雒水,令盆子君臣列而观之。
帝谓樊崇等曰:“得无悔降乎?朕今遣卿归营,勒兵鸣鼓相攻,决其胜负,不俗强相服也。
”徐宣等叩头曰:“臣等出长安东都门,君臣计议,归命圣德。
百姓可与乐成,难与图始,故不告众耳。
今日得降,犹去虎口归慈母,诚欢诚喜,无所恨也!”帝曰:“卿所谓铁中铮铮,亻庸中佼佼者也。
”戊申,还自宜阳。
帝令樊崇等各与妻子居雒阳,赐之田宅。
其后樊崇、逢安反,诛;杨音、徐宣卒于乡里。
帝怜盆子,以为赵王郎中;后病失明,赐荥阳均输官地,使食其税终身。
刘恭为更始报仇,杀谢禄,自系狱;帝赦不诛。
二月,刘永立董宪为海西王。
永闻伏隆至剧,亦遣使立张步为齐王。
步贪王爵,犹豫未决。
隆晓譬曰:“高祖与天下约,非刘氏不王;今可得为十万户侯耳!”步欲留隆,与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建武三年(丁亥,公元二七年)
春,正月,甲子,冯异为征西大将军。
邓禹惭于受任无功,数以饥卒徼赤眉战,辄不利;乃率车骑将军邓弘等自河北度至湖,要冯异共攻赤眉。
异曰:“异与贼相拒数十日,虽虏获雄将,馀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
上今使诸将屯渑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禹、弘不从,弘遂大战移日。
赤眉阳败,弃辎重走;车皆载土,以豆覆其上,兵士饥,争取之。
赤眉引还,击弘,弘军溃乱;异与禹合兵救之,赤眉小却。
异以士卒饥倦,可且休。
禹不听,复战,大为所败,死伤者三千馀人,禹以二十四骑脱归宜阳。
异弃马步走,上回溪孤,与麾下数人归营,收其散卒,复坚壁自守。
辛巳,立四亲庙于雒阳,祀父南顿君以上至春陵节候。
壬午,大赦。
闰月,乙巳,邓禹上大司徒、梁侯印绶;诏还梁侯印绶,以为右将军。
冯异与赤眉约期会战,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
旦日,赤眉使万人攻异前部,异少出兵以救之;贼见势弱,遂悉众攻异,异乃纵兵大战。
日昃,贼气衰,伏兵卒起,衣服相乱,赤眉不复识别,众遂惊溃;追击,大破之于崤底,降男女八万人。
帝降玺书劳异曰:“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
赤眉馀众东向宜阳。
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赤眉忽遇大军,惊震不知所谓,乃遣刘恭乞降曰:“盆子将百万众降陛下,何以待之?”帝曰:“待汝以不死耳!”丙午,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馀人肉袒降,上所得传国玺绶。
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
赤眉众尚十馀万人,帝令县厨皆赐食。
明旦,大陈兵马临雒水,令盆子君臣列而观之。
帝谓樊崇等曰:“得无悔降乎?朕今遣卿归营,勒兵鸣鼓相攻,决其胜负,不俗强相服也。
”徐宣等叩头曰:“臣等出长安东都门,君臣计议,归命圣德。
百姓可与乐成,难与图始,故不告众耳。
今日得降,犹去虎口归慈母,诚欢诚喜,无所恨也!”帝曰:“卿所谓铁中铮铮,亻庸中佼佼者也。
”戊申,还自宜阳。
帝令樊崇等各与妻子居雒阳,赐之田宅。
其后樊崇、逢安反,诛;杨音、徐宣卒于乡里。
帝怜盆子,以为赵王郎中;后病失明,赐荥阳均输官地,使食其税终身。
刘恭为更始报仇,杀谢禄,自系狱;帝赦不诛。
二月,刘永立董宪为海西王。
永闻伏隆至剧,亦遣使立张步为齐王。
步贪王爵,犹豫未决。
隆晓譬曰:“高祖与天下约,非刘氏不王;今可得为十万户侯耳!”步欲留隆,与
起上章摄提格,尽旃蒙协洽,凡六年。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建武六年(庚寅,公元三零年)
春,正月,丙辰,以舂陵乡为章陵县,世世复徭役,比丰、沛。
吴汉等拔朐,斩董宪、庞萌,江、淮、山东悉平。
诸将还京师,置酒赏赐。
帝积苦兵,间以隗嚣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垂,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因休诸将于雒阳,分军士於河内,数腾书陇、蜀,告示祸福。
公孙述屡移书中国,自陈符命,冀以惑众。
帝与述书曰:“图谶言公孙,即宣帝也。
代汉者姓当涂,其名高;君岂高之身邪!乃复以掌文为瑞,王莽何足效乎!君非吾贼臣乱子,仓卒时人皆欲为君事耳。
君日月已逝,妻子弱小,当早为定计。
天下神器,不可力争,宜留三思!”署曰:“公孙皇帝。
”述不答。
其骑都尉平陵荆邯说述曰:“汉高祖起于行陈之中,兵破身困者数矣;然军败复合,疮愈复战。
何则?前死而成功,愈于却就于灭亡也!隗嚣遭遇运会,割有雍州,兵强士附,威加山东;遇更始政乱,复失天下,众庶引领,四方瓦解,嚣不及此时推危乘胜以争天命,而退欲为西伯之事,尊师章句,宾友处士,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喟然自以文王复出也!令汉帝释关、陇之忧,专精东伐,四分天下而有其三;发间使,召携贰,使西州豪桀咸居心于山东,则五分而有其四;若举兵天水,必至沮溃,天水既定,则九分而有其八。
陛下以梁州之地,内奉万乘,外给三军,百姓愁困,不堪上命,将有王氏自溃之变矣!臣之愚计,以为宜及天下之望未绝,豪桀尚可招诱,急以此时发国内精兵,令田戎据江陵,临江南之会,倚巫山之固,筑垒坚守,传檄吴、楚,长沙以南必随风而靡。
令延岑出汉中,定三辅,天水、陇西拱手自服。
如此,海内震摇,冀有大利。
”述以问群臣,博士吴柱曰:“武王伐殷,八百诸侯不期同辞,然犹还师以待天命。
未闻无左右之助。
而欲出师千里之外者也。
”邯曰:“今东帝无尺十之柄,驱乌合之众,跨马陷敌,所向辄平,不亟乘时与之分功,而坐谈武王之说,是复效隗嚣欲为西伯也。
”述然邯言,欲悉发北军屯士及山东客兵,使延岑、田戎分出两道,与汉中诸将合兵并势。
蜀人及其弟光以为不宜空国千里之外,决成败于一举,固争之,述乃止。
延岑、田戎亦数请兵立功,述终疑不听,唯公孙氏得任事。
述废铜钱,置铁钱,货币不行,百姓苦之。
为政苛细,察于小事,如为清水令时而已。
好改易郡县官名。
少尝为郎,习汉家故事,出入法驾,鸾旗旄骑。
又立其两子为王,食犍为、广汉各数县。
或谏曰:“成败未可知,戎士暴露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建武六年(庚寅,公元三零年)
春,正月,丙辰,以舂陵乡为章陵县,世世复徭役,比丰、沛。
吴汉等拔朐,斩董宪、庞萌,江、淮、山东悉平。
诸将还京师,置酒赏赐。
帝积苦兵,间以隗嚣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垂,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因休诸将于雒阳,分军士於河内,数腾书陇、蜀,告示祸福。
公孙述屡移书中国,自陈符命,冀以惑众。
帝与述书曰:“图谶言公孙,即宣帝也。
代汉者姓当涂,其名高;君岂高之身邪!乃复以掌文为瑞,王莽何足效乎!君非吾贼臣乱子,仓卒时人皆欲为君事耳。
君日月已逝,妻子弱小,当早为定计。
天下神器,不可力争,宜留三思!”署曰:“公孙皇帝。
”述不答。
其骑都尉平陵荆邯说述曰:“汉高祖起于行陈之中,兵破身困者数矣;然军败复合,疮愈复战。
何则?前死而成功,愈于却就于灭亡也!隗嚣遭遇运会,割有雍州,兵强士附,威加山东;遇更始政乱,复失天下,众庶引领,四方瓦解,嚣不及此时推危乘胜以争天命,而退欲为西伯之事,尊师章句,宾友处士,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喟然自以文王复出也!令汉帝释关、陇之忧,专精东伐,四分天下而有其三;发间使,召携贰,使西州豪桀咸居心于山东,则五分而有其四;若举兵天水,必至沮溃,天水既定,则九分而有其八。
陛下以梁州之地,内奉万乘,外给三军,百姓愁困,不堪上命,将有王氏自溃之变矣!臣之愚计,以为宜及天下之望未绝,豪桀尚可招诱,急以此时发国内精兵,令田戎据江陵,临江南之会,倚巫山之固,筑垒坚守,传檄吴、楚,长沙以南必随风而靡。
令延岑出汉中,定三辅,天水、陇西拱手自服。
如此,海内震摇,冀有大利。
”述以问群臣,博士吴柱曰:“武王伐殷,八百诸侯不期同辞,然犹还师以待天命。
未闻无左右之助。
而欲出师千里之外者也。
”邯曰:“今东帝无尺十之柄,驱乌合之众,跨马陷敌,所向辄平,不亟乘时与之分功,而坐谈武王之说,是复效隗嚣欲为西伯也。
”述然邯言,欲悉发北军屯士及山东客兵,使延岑、田戎分出两道,与汉中诸将合兵并势。
蜀人及其弟光以为不宜空国千里之外,决成败于一举,固争之,述乃止。
延岑、田戎亦数请兵立功,述终疑不听,唯公孙氏得任事。
述废铜钱,置铁钱,货币不行,百姓苦之。
为政苛细,察于小事,如为清水令时而已。
好改易郡县官名。
少尝为郎,习汉家故事,出入法驾,鸾旗旄骑。
又立其两子为王,食犍为、广汉各数县。
或谏曰:“成败未可知,戎士暴露
起强圉协洽,尽上章涒滩,凡十四年。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三年(丁未,公元四七年)
春,正月,南郡蛮叛;遣武威将军刘尚讨破之。
夏,五月,丁卯,大司徒蔡茂薨。
秋,八月,丙戌,大司空杜林薨。
九月,辛未,以陈留太守王况为大司徒。
冬,十月,丙申,以太仆张纯为大司空。
武陵蛮精夫相单程等反,遣刘尚发兵万馀人溯沅水入武溪击之。
尚轻敌深入,蛮乘险邀之,尚一军悉没。
初,匈奴单于舆弟右谷蠡王知牙师,以次当为左贤王,左贤王次即当为单于。
单于欲传其子,遂杀知牙师。
乌珠留单于有子曰比,为右薁鞬日逐王,领南边八部。
比见知牙师死,出怨言曰:“以兄弟言之,右谷蠡王次当立;以子言之,我前单于长子,我当立。
”遂内怀猜惧,庭会稀阔。
单于疑之,乃遣两骨都侯监领比所部兵。
及单于蒲奴立,比益恨望,密遣汉人郭衡奉匈奴地图,诣西河太守求内附。
两骨都侯颇觉其意,会五月龙祠,劝单于诛比。
比弟渐将王在单于帐下,闻之,驰以报比。
比遂聚八部兵四五万人,待两骨都侯还,欲杀之。
骨都侯且到,知其谋,亡去。
单于遣万骑击之,见比众盛,不敢进而还。
是岁,鬲侯硃祜薨。
祜为人质直,尚儒学;为将多受降,以克定城邑为本,不存首级之功。
又禁制士卒不得虏掠百姓。
军人乐放纵,多以此怨之。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四年(戊申,公元四八年)
春,正月,乙亥,赦天下。
匈奴八部大人共议立日逐王比为呼韩邪单于,款五原塞,愿永为籓蔽,扦御北虏。
事下公卿,议者皆以为:“天下初定,中国空虚,夷狄情伪难知,不可许。
”五官中郎将耿国独以为:“宜如孝宣故事,受之。
令东扦鲜卑,北拒匈奴,率厉四夷,完复边郡。
”帝从之。
秋,七月,武陵蛮寇临沅。
遣谒者李嵩、中山太守马成讨之,不克。
马援请行,帝愍其老,未许,援曰:“臣尚能被甲上马。
”帝令试之。
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遂遣授率中郎将马武、耿舒等将四万馀人,征五溪。
援谓友人杜愔曰:“吾受厚恩,年迫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
今获所愿,甘心瞑目,但畏长者家儿或在左右,或与从事,殊难得调,介介独恶是耳!”
冬,十月,匈奴日逐王比自立为南单于,遣使诣阙奉籓称臣。
上以问朗陵侯臧宫。
宫曰:“匈奴饥疫分争,臣愿得五千骑以立功。
”帝笑曰:“常胜之家,难与虑敌,吾方自思之。
”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五年(己酉,公元四九年)
春,正月,辽东徼外貊人寇边,太守祭肜招降之。
肜又以财利抚纳鲜卑大都护偏何,使招致异种,骆驿款塞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三年(丁未,公元四七年)
春,正月,南郡蛮叛;遣武威将军刘尚讨破之。
夏,五月,丁卯,大司徒蔡茂薨。
秋,八月,丙戌,大司空杜林薨。
九月,辛未,以陈留太守王况为大司徒。
冬,十月,丙申,以太仆张纯为大司空。
武陵蛮精夫相单程等反,遣刘尚发兵万馀人溯沅水入武溪击之。
尚轻敌深入,蛮乘险邀之,尚一军悉没。
初,匈奴单于舆弟右谷蠡王知牙师,以次当为左贤王,左贤王次即当为单于。
单于欲传其子,遂杀知牙师。
乌珠留单于有子曰比,为右薁鞬日逐王,领南边八部。
比见知牙师死,出怨言曰:“以兄弟言之,右谷蠡王次当立;以子言之,我前单于长子,我当立。
”遂内怀猜惧,庭会稀阔。
单于疑之,乃遣两骨都侯监领比所部兵。
及单于蒲奴立,比益恨望,密遣汉人郭衡奉匈奴地图,诣西河太守求内附。
两骨都侯颇觉其意,会五月龙祠,劝单于诛比。
比弟渐将王在单于帐下,闻之,驰以报比。
比遂聚八部兵四五万人,待两骨都侯还,欲杀之。
骨都侯且到,知其谋,亡去。
单于遣万骑击之,见比众盛,不敢进而还。
是岁,鬲侯硃祜薨。
祜为人质直,尚儒学;为将多受降,以克定城邑为本,不存首级之功。
又禁制士卒不得虏掠百姓。
军人乐放纵,多以此怨之。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四年(戊申,公元四八年)
春,正月,乙亥,赦天下。
匈奴八部大人共议立日逐王比为呼韩邪单于,款五原塞,愿永为籓蔽,扦御北虏。
事下公卿,议者皆以为:“天下初定,中国空虚,夷狄情伪难知,不可许。
”五官中郎将耿国独以为:“宜如孝宣故事,受之。
令东扦鲜卑,北拒匈奴,率厉四夷,完复边郡。
”帝从之。
秋,七月,武陵蛮寇临沅。
遣谒者李嵩、中山太守马成讨之,不克。
马援请行,帝愍其老,未许,援曰:“臣尚能被甲上马。
”帝令试之。
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遂遣授率中郎将马武、耿舒等将四万馀人,征五溪。
援谓友人杜愔曰:“吾受厚恩,年迫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
今获所愿,甘心瞑目,但畏长者家儿或在左右,或与从事,殊难得调,介介独恶是耳!”
冬,十月,匈奴日逐王比自立为南单于,遣使诣阙奉籓称臣。
上以问朗陵侯臧宫。
宫曰:“匈奴饥疫分争,臣愿得五千骑以立功。
”帝笑曰:“常胜之家,难与虑敌,吾方自思之。
”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五年(己酉,公元四九年)
春,正月,辽东徼外貊人寇边,太守祭肜招降之。
肜又以财利抚纳鲜卑大都护偏何,使招致异种,骆驿款塞